天全两路乡 震后新增山葵种植面积1800亩
进入 莫纪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反间防谍 总体国家安全观 。
坚定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五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10人因违纪违法被查处。就民事公告送达不尽规范和虚假诉讼问题向最高人民法院发出第二号、第五号检察建议,得到积极回应。
四是统筹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不够。持续做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第四,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坚持强基导向,深化基层检察院创先争优,夯实检察工作发展根基。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窨井伤人问题,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第四号检察建议,该部牵头6部门联手共治,整改窨井安全隐患101万余处。
辛龙杀害女友后制造坠亡假象被判无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受理申诉,全面复勘现场、重新鉴定、完善证据,依法提出抗诉,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改判其死缓。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建设,坚决防止以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
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具体的制度建设要求,在执法方面,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民事案件同人民群众权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要多方面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⑨习近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2014年1月7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49–50页。
各级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法治实施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④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3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07–108页。④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要求人民对法律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并转化为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行动。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⑦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求是》2021年第5期,第8页。⑥参见习近平:《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2020年5月29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78–279页。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都要设置隔离墙、通上高压线,谁违反制度就要给谁最严厉的处罚,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不严格执法,执法司法公信力也难以建立起来。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一个整体,要准确把握、全面贯彻,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要强调,严格执法也要强调,不能畸轻畸重、顾此失彼。
11习近平:《关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19年5月7日),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60页。①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对法治体系概念中的问题进行体系化的法理分析和学理说明,是该概念获得承认的重要途径,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概念从独特性走向普遍性的光明未来。三是法治体系的功能论研究。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法治理论、法治道路等概念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比如,就法治体系与法治道路关系而言,有学者就认为离开法治体系,法治道路会被架空。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做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统一。法治体系的五个构成要素,既相互独立又互为支撑,既是法治体系本体论需要着力阐述的对象,也能够转化相应的研究方法。
该进路上的研究侧重于回答为什么要从法律体系过渡至法治体系,可以概括为法治体系理论研究的历史进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系统,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担负着不同功能以满足系统的基本需求,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是作为其他机制的功能。
从内部看,法治体系具有适用、目标、整合和维持四个基本需求,法治体系的五个构成要素相对于法治体系及其他要素来说,分别应该发挥何种功能等,都是值得深究的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二十大都对法治体系建设作出部署和提出要求,2021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了集体学习。
该进路上的研究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法治体系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等,可以概括为法治体系理论研究的法理进路。法治体系是对我国法治历史性展开的实践总结,也是对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和发生的法治的实践总结,是对将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及法治理论移植我国现况的反思。
加强新时代法治体系理论研究,就是要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法治体系的法理,形成法治体系的法理体系,将法治体系概念从独特性概念转化为更具有普遍性、兼容性的概念。一是法治体系的价值论研究。二是法治体系的结构论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法治体系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法治体系的价值、结构和功能展开体系性、系统性研究,确保研究始终是在科学、合理的理论进程中展开。
从外部看,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手段。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
法治体系也是一个独特系统,由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构成。该进路上的研究主要从法治体系的构成要素出发审视部门法在法律制度设计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称其为法治体系理论研究的部门法进路。
二是围绕法治体系的属性展开。三是围绕法治体系的效用展开。
2022年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目标和总抓手。重视法治体系理论研究前提法治体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具体体现,是普遍性法治理念与特殊性具体国情相互结合、辩证互发的理论成果。一是强化法治体系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还应该将法治体系的价值论导入结构的研究之中,对法治体系整体、法治体系与各个要素、各个要素间关系正当且有效的判断标准进行分析。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法治体系是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法治体系中所涉及的思想、理论、观点、范畴等能否对法治实践具有指导性,还需要经过法治实践的检验。
对法治体系进行结构—功能分析,需要研究系统的价值观、结构关系和功能发挥。价值论在整个法治体系中发挥着目标的功能,为法治体系的发展方向及问题诊断提供了价值依据和判断标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理体系及实践优化研究(22BFX003)阶段性成果)(作者系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院长) 进入专题: 法治体系 。要充分地意识到本体的法治体系价值论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它不是法治体系五个构成要素的价值总和。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5MoBan@YunYunAn.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后台-全局配置-定制标签-内容页声明修改】。
标签: 以军威胁进攻 联合国称约60万拉法儿童面临灾难 中塞高层再互动,“铁杆友谊”如何续写新章? 首钢股份复牌遭遇“补跌” 国家公务员考试补录 明起报名→ A股遭“狙击” 主力为何反手做空 中国同意讨论接受全球减排协议 渤海污染触目惊心或成“死”海 渔民无鱼可捞 以军控制拉法口岸巴方一侧 人道主义援助已停止 住房补贴与房价脱节 中石化房补褒贬不一 发改委完善燃油附加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 秭归:“悦”读经典,书香和趣味同行 国考补录5月8日起报名 计划招录3911人 乡村行·看振兴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15家文博单位249件展品 一场来自大唐的文化与美学盛宴 国企利润连降4个月 资源行业或迎入场良机 高弹性指数适宜分级操作 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方案出台 大熊猫“鸿禧”的“炫”饭日常→ 人民论坛网评 | 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完善定价机制 推进能源市场化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
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多
“妈妈岗”有了数量还要有质量
邯郸设立“企业家有求必见接待日”
保康:横冲之夏 “醉”入画中
打破献血者用血的地域限制
澳军舰机蓄意抵近中国领空滋事挑衅 中方已提出严正交涉